DCMM是我国数据管理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,它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五个等级,自低向高依次为初始级(1级)、受管理级(2级)、稳健级(3级)、量化管理级(4级)和优化级(5级)。这种等级划分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评估框架,还明确了不同阶段的数据管理特征和发展方向。您是否正计划申请DCMM(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)认证,却对从何入手感到迷茫?不少企业误以为认证只是简单提交材料,结果在评估阶段屡屡碰壁,浪费宝贵时间与资源。成功通关DCMM的关键,在于充分且精准的前期准备。
1、核心准备
深度自检,摸清家底:这不是简单填写表格!需系统梳理企业当前数据管理各域(如数据战略、数据治理、数据应用等)的实际流程、制度、工具及执行效果。诚实识别短板,是制定提升计划的前提。
明确目标,精准定级:结合业务发展需求(如提升效率、满足合规、驱动创新),清晰设定本次认证期望达到的成熟度等级(2级至5级),目标不明易导致资源错配或评估结果不达预期。
组建核心,赋予权责:成立由高层、IT与业务骨干共同参与的专项工作组。明确牵头部门(常为信息中心/数据管理部门)并确保其获得充分授权,保障工作推动力。
战略对齐,规划先行:将DCMM提升目标融入企业整体战略,制定详细的实施路线图(涵盖差距分析、改进项、时间节点、资源投入),避免认证与业务“两张皮”。
2、关键筹备
材料体系化:依据选定等级的评估要求,全面收集、整理、编撰证明文件。包括但不限于:数据管理制度文档、流程规范、操作手册、培训记录、平台工具截图、应用成效报告(需体现量化价值)等,确保材料真实、完整、可追溯。
标准吃透:组织核心团队深入学习《GB/T 36073-2018 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》及官方解读文件,精准理解每个能力域、子域、条款的内涵与评估要点,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失分。
模拟演练:条件允许下,可进行内部模拟评估访谈,让相关岗位人员熟悉评估流程与问答方式,检验材料准备充分性,提前发现并弥补沟通短板。
资源保障:确保项目所需的时间、预算、人力投入到位,高层持续关注与支持至关重要。
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,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:400-090-3278
⚠️警惕常见疏漏
重技术轻管理:只关注数据平台建设,忽视制度、流程、组织职责等管理要素的匹配与完善。
材料零散堆砌:文件缺乏系统性,未能清晰映射到评估模型的具体条款要求。
忽视业务价值呈现:未能有效收集和展示数据管理工作对业务效率提升、风险控制、决策支持或收入增长的实际贡献证据。
评估标准理解偏差:对条款要求解读不准确,导致准备方向错误或材料不对口。
DCMM对于企业的价值
1、有利于帮助企业更熟练地管理数据资产,增强数据管理和应用能力,提供一致的和可比较的基准来衡量一段时间内的进展。
2、有利于帮助企业明确数据管理能力的优劣势,帮助企业确定治理的优先顺序、范围和内容,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数据。
3、有利于帮助企业建立与其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数据管理能力体系,包括组织体系、制度体系、标准体系、工具和技术体系等。
4、有利于帮助企业建设数据管理和应用团队,培养数字化人才,促进数据思维和数据意识的建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