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既是企业的立身之本,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础。在1985年,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。一年后,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。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,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,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,但外观有划痕。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,并提出“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”的观点,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。
当时,张瑞敏说道:“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,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。”他宣布,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,谁干的谁来砸,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!当时的人还比较穷,一个车间人员三个月的工资还抵不上一台冰箱,因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。作为一种企业行为,海尔砸冰箱事件改变了海尔员工的质量观念,为企业赢得了美誉。而也是在三年后,海尔人捧回了中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。
在招标投标中,也需要张瑞敏这种“质量”意识,遏制“最低价中标”造成的不比质量、只比价格低的现象。一般情况下,按照市场规律,招投标中的投标价或中标价不得低于成本价。然而在现实中,我国的部分招标单位在招标环节忽视质量要求,唯价格论,造成中标价低于甚至远低于成本价。这些以低于成本价中标的企业,为获取利润,只能在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制造等方面压缩成本,以牺牲产品质量来弥补亏损,从而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现象。
长此以往,就没有企业愿意花精力搞研发和创新。这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,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一个打击。而解决之道,自然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,让企业拿产品质量说话,让质量过硬的产品叫得响、站得稳。据深圳方圆盛世(微信:fyssrz)了解,目前,我国就大量应用ISO9001等资质标准到招标投标中,针对获得相关类资质证书的企业给予评标加分,鼓励企业通过权威机构的认证,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。
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。当前,中国市场正在实现消费升级,产业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,高端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将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。而这些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,对质量和品牌的要求也更高,只有坚持以质量为本,把质量问题上升到价值观和现代企业理念的层面来认识,企业才能确立在竞争中的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