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外观设计专利在高企认定中的角色
根据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(国科发火〔2016〕32号),知识产权是申报高企的核心条件之一,而知识产权又分为Ⅰ类和Ⅱ类。其中,外观设计专利属于Ⅱ类知识产权,这意味着它确实可以用于高企认定。
然而,外观设计专利的作用相对有限。在高企认定的评分体系中,知识产权部分占30分,而外观设计专利在“技术的先进程度”和“对主要产品(服务)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”两项评分中,得分通常较低。也就是说,虽然外观设计专利可以凑数,但很难为企业争取高分。
二、外观设计专利的局限性
尽管外观设计专利可以用于高企认定,但它的局限性不容忽视,具体如下:
1. 技术含量较低
外观设计专利主要保护产品的外观形状、图案和色彩,与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关联性较弱,因此在“技术先进性”评分中难以获得高分。
2. 核心支持作用有限
外观设计专利通常只涉及产品的外观改进,无法对产品的核心技术起到决定性支持作用,导致在“核心支持作用”评分中表现不佳。
3. 使用次数受限
Ⅱ类知识产权在高企认定中只能使用一次,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已经使用过外观设计专利申报高企,再次申报时无法重复使用。
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,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:400-090-3278
三、如何最大化外观设计专利的价值
虽然外观设计专利在高企认定中的作用有限,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最大化其价值:
1. 搭配其他知识产权
建议企业优先申请发明专利(Ⅰ类知识产权),同时辅以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,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组合,以提升整体评分。
2. 注重外观设计的创新性
在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时,尽量突出设计的独特性和创新性,并确保其与主营业务相关,以增强评审专家的认可度。
3. 提前布局知识产权
高企认定需要提前规划,建议企业尽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,确保其在申报时有足够的有效期。
四、高企认定的核心策略
为了顺利通过高企认定,企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1. 重视发明专利
发明专利在高企认定中得分最高,且可以多次使用,因此企业应优先布局发明专利。
2.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
高企认定要求企业每年转化至少5项科技成果,建议企业通过专利申请、技术开发合同等方式,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。
3. 规范研发费用管理
确保研发费用占比符合要求,并建立完善的研发费用辅助账,以应对评审。
4. 优化人员结构
确保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%,并建立完善的研发组织管理制度。